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保證百萬年安全 不可能的任務

 
更多專欄文章

核廢料學者 卓鴻年

Q:你做過哪些核電相關工作?
A:我清大物理系畢業,拿到麻省核工博士後,就在美國核電站做核能安全評估,這是蓋核電廠前都要做的工作。後來到Sandia國家實驗室從事核能安全分析的研發。三哩島事件後,美國核管會就要求分析當發生比安全設計還要嚴重的狀況時,核電站可能會有什麼情況。後來10幾年,我都在從事高放射性核廢料的深地層貯置;也曾參與美國尤卡山核廢料貯置計劃。

Q:如何看對台灣核廢料問題?

A:台灣燃料池滿了,必須趕快做乾式貯存,可是乾式貯存只能暫存幾10年,所以要趕快找終極貯存場,但即使能找到,至少也要4、50年才能運轉。台灣將高放射性廢料貯存廠運轉時程定到公元2055年,這是每個步驟都順利才辦得到,可能性不是這麼大,因中間會碰到像找場址或政治等各種困擾。美國原本也計劃1998年高放射性廢料貯存場開始運轉,到現在2013年,尤卡山也停了,原因之一是沒經過當地居民同意,貯存場得重找。 

廢料應交專責機構

我看過台電「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劃書」,這報告對台灣能否找到終極貯存場很重要,最關鍵是2017年要完成我國潛在母岩特性調查評估並建議候選場址。報告需有獨立的委員審查,社會必須好好討論,需要很長時間,能不能照時程是未知數。 

Q:台灣乾式貯存已經要試運轉,但過程粗糙,地方居民非常疑慮,到底怎麼做,才能得到人民信任?

A:台灣應把整個廢料部分交給專責機構負責,不是原能會,而是超然獨立的委員會,負責人也必須獨立,不受黨派影響。
這機構要有各種專家,因最終貯置計劃不只涉及核工,還跨土木、地質、水文、材料跟化學等領域。如需要了解地質水文,設計工程屏障時要讓核廢料在罐子裡不易腐蝕,不會讓水很快進去,因為水就是讓廢料侵蝕,把核種帶出來的主要傳導體。
認為只有核工才是專業這種意識形態就是錯的,核電廠或核廢料問題都是跨領域的,尤其核廢料跨更多領域,還需要社會學家參與。
從低階廢料到高階廢料乾式貯存也該這樣成立獨立委員會負責,過去歷史做很多不對的事,但要解決問題要向前看。蘭嶼低階核廢遲早要搬到最終貯置場。 

Q:台灣的核廢料可能境外處理嗎?

A:不可能,沒有一個國家有立法願意接受其他國家的核廢料,不管低階高階。我曾聽人說,台灣跟美國買燃料棒,美國會回收,絕沒這回事。再處理有可能,只是處理後,玻璃固化的高階廢料也是全部送回來。費用也不便宜。另外,台灣核廢料不管做什麼處置,都要美國同意。 

Q:福島核災對你的影響?

A:過去,我們用了幾10年的安全評估方法去評估一個核電站的安全,大部分只考慮核電站的安全設備能不能保護核電站的安全,比較沒考慮到天然災害的影響以及計算核電站在嚴重事故時的過程是怎麼樣。 

貯存庫安全難預測

即使考慮各種條件,要預測核廢料貯存庫的安全,不準度也很高,因為都是依現在的地質跟水文情況,但百萬年後,我們並不知道地質水文會有什麼變化。所以美國法院才會判決,終極貯存場必須符合美國國家科學院以最高風險發生時間計算,依據地質穩定性估計安全評估時程為100萬年時程的建議;而且要經當地居民同意。核廢料真的是很難解的問題。記者陳玉梅採訪整理  蘋果日報人間異語
台灣核電祖師爺示警


◎ 黃提源
台灣贊成核能發電者,大都不認為有安全上的問題。其實不然!
在台電積極規劃興建核四時,台灣擁核電者的祖師爺楊覺民教授(曾任清大核工系系主任、核工所所長及清華大學訓導長)迫不及待地發表一篇文章,警告台電會有大禍臨頭的一天。
一九八○年二月三日聯合報海外版,楊教授特別發表〈「能源」問題裡的「人源」問題〉一文,在其結論中十二萬分沉痛地指出:「若解決不了人源問題,就把第二期計畫暫緩實施,不要貿然挺進。否則若只是圖核能便宜,貿然實施這麼龐大的計畫,弄到後來,核能電廠勢必交給不合格的人去管,那麼輕則沒有效率,廉能變成貴能。影響整個國家生計與發展,重則出現三哩島一類,甚至更嚴重的事,危及國民健康及社會安全,到時後悔就太晚了。」其實,楊教授在建議不要建核四。
楊教授預言的大災難,七年後在蘇聯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車諾比核電廠發生,三十一年後在日本福島發生!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跟傷害。楊教授應是基於對核能發電理論及工程設計瞭解而發出的呼籲。
六十年來,大大小小的核電災難,根據核電學者專家研究結論為:人類不可能超越工程技術的極限及本身的誤失!核電大災難是必然會發生,只是時間快慢而已!楊教授的徒子徒孫們不要再硬拗,該是宣布核四停建的時刻了!
(作者為清華大學統計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